首页 > 专科院校 > 正文

西昌学院到底怎么样呢?

2024-08-06 05:44:28 | 音速网

今天音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西昌学院到底怎么样呢?,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西昌学院到底怎么样呢?

西昌学院到底怎么样呢?

西昌学院是教育部2003年批准,由原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中国西昌航天城,这里资源丰富,四季如春,风景怡人,享有“月城”、“春城”之美誉。学院前身为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至西昌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和1958年创建的西昌专科学校。
基本信息
中文名:西昌学院
英文名:XICHANG COLLEGE
创办时间:2003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所属地区:中国 四川 西昌
现任校长:夏明忠
主管部门:四川省教育厅
校训:明德,乐学,求实,至善
主要院系:农业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基本资料
正在加载西昌学院
【学校名称】西昌学院
【学校层次】大学(二类本科)
【学校性质】公办 四川省与凉山州共建
【学校地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
西昌学院现有四个校区:
北校区(原农专,主校区):西昌市马平坝北工业园区;
南校区(原师专):西昌市新村,邛海风景名胜区内;
西校区(原凉山教院):西昌市文汇北路(教学区)、西昌市宁远桥(住宿区);
东校区(原凉山大学):西昌市川兴镇,月亮湾景区旁。
学校概况
正在加载西昌学院
西昌学院位于举世闻名的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顿,被誉为月亮之城、太阳城、小春城的西昌市,前身为1939年北洋大学工学院内迁至西昌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距今已近70年的办学历史。2003年5月8日经教育部批准由西昌农业高等专科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设置12个二级学院,另设思想政治教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53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涵盖了理、工、农、管、文、法、教7个学科门类,22个二级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农学、彝语言文学学科已取得了副教授评议权;14门省级精品课程,46门院级精品课程。面向全国十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459人,外国留学生18人,成教生8502余人,按教育部各类学生统计折合计算,共14333人。
校园建设
正在加载西昌学院
学校占地1851亩,环境优美,已建成园林式生态文化校园,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校舍建筑面积36.76万平方米。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320万元,图书馆数字资源量4998GB(其中电子图书985GB;纸质文献152.35万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合格实验室;在西昌、攀枝花、成都等地建立了60个实践教学基地。2005年,四川省高校校园网评估获得“优秀”。 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结构较为合理。现有教职工10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教授、副教授28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3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州)学术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科技拔尖人才18人,被评为“四川省‘十五’教师队伍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师德标兵5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高等院校优秀政工干部、四川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8人。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学校科研实力较为雄厚。2003年以来,学院承担科研项目395项,投入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获各类科技成果奖230余项,培育作物新品种10余个,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公开发表论文3275篇,出版专著53部,推广科技成果50余项,建立了5个科学研究所。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自2003年以来,有60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已派出105人次到国外参加学术交流和学习考察;从国内外科研院所聘请176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有美国、英国、印度、菲律宾等国留学生18人在校就读。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教育外事工作先进单位”。学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创建了“4+1+1人才培养模式”、“3-4-5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等人才培养模式。 获省级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8项。在全省高校“质量工程”建设中,农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科学专业被评为“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作物教研室教学团队、基础生物学教研室教学团队、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团队被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被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
正在加载西昌学院
2003年以来,学生共1817人次获36类技能证书,237人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居全省高校前茅;2005年、2008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拓宽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率高,2005-2008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建校以来,学院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敬业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骨干,不少人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一些人已成为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院、所的教授 ,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企业家等,特别是学院还培养出了一批颇具知名度的专业作家、诗人,如彝族作家阿牛木支,青年作家胡万宝等。
学校规模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的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形成以多学科兼容,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面向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湖北、湖南、甘肃、广东、广西、江苏、山东、河南等省市招生。学院现有17个系88个专业(方向),有省级重点课程14门,省级教改项目23个,省合格实验室8个。
学院是攀西地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3000人,成人、自考生20000余人。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5万余名。“七·五”以来,承担国际合作、国家、省(部)、州级科研项目335项,获国家、省(部)、州级奖励139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258篇,出版专著175部、教材134本。推广科技成果60余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亿多元。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公共教学和科研服务体系,有优良的体育运动和后勤生活服务设施。学院占地1851亩,设南、北校区,校本部设在北校区,已建成鸟语花香的园林式生生态校园,南校区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泸山脚下,邛海之滨。校舍建筑面积34万余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3万平方米,学生宿舍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587万元,图书馆藏文献162.26万册(其中电子图书21.93万册;纸质文献140.33万册);教学用计算机3320台,多媒体、语音室8962座;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合格实验室,在西昌、攀枝花、成都等地建立了60个实践教学基地;6门省级精品课程,39门院级精品课程。
现任校领导
张克蒂:
1977.7-1984.9四川省拉克铁矿,先后在矿子弟校任教、矿党政办秘书并兼任矿团委副书记
1984.9-1987.7西昌师专预科部秘书(科级)
其间1985.9-1987.7在中共凉山州委党校首届党政大专班脱产学习
1987.8-1988.6西昌师专预科部主任
1988.6-1990.7西昌师专政教处处长
1990.7-1991.5西昌师专党办主任
1991.5-1995.10西昌师专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其间1991.9-1991.12在省委二党校学习
1993.9-1993.12在北京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习)
1995.10-2004.1西昌师专党委书记(1994.9-1996.7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政史系本科班学习,在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结业)
2004.1至今西昌学院党委书记
夏明忠:
1978.3-1982.7西昌农专任教、担任学校团委副书记,江苏农学院读书
1982.8-1991.10西昌农专任教,担任学校团委副书记,学校农场场长,农学系副主任
1991.11-1999.2西昌农专任副教授、教授、校长助理、副校长
1999.3-2003.12西昌农专任教授、校长
2004.1-至今西昌学院任教授、院长、党委副书记
2005.10-2008.6在职读博
吴昊:
1981.9-1984.7西昌农专农学专业读书
1984.7-1992.3西昌农专任教
1992.3-1992.6西昌农专农学系办公室副主任
1992.6-1993.12西昌农专组织部副部长(主持工作)
1993.12-1995.10西昌农专农学系主任
1995.10-1999.6西昌农专学生处处长兼校团委书记
1999.6-2004.1西昌农专党委副书记
2004.1至今西昌学院党委副书记
2006.7-2009.12西南大学在职读研
彭徐:
1982.9-1986.7西南师范大学生物专业读书
1986.7-1989.5西昌师专生物系任教
1989.5-1990.3西昌师专生物系实验室主任
1990.3-1994.10西昌师专生物系副书记(其间:1993.12-1994.10西南师大挂职锻炼)
1994.10-1997.12西昌师专校团委书记
1997.12-2001.1西昌师专组织部部长
2001.1-2004.1西昌师专党委副书记
2004.1至2010.12.1西昌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2006.10-2009.12四川农业大学在职读研
2010.12.2至今西昌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景志明:
1972.2-1981

西昌学院到底怎么样呢?

四川有什么好大学

院校专业:

成都大学创建于 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学校历经多次合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的公立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和1911年的公立四川省城女子师范学堂,现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建设单位递进培育计划“优先培育”类建设单位。,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秉承 “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弘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坚持“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育人理念和“扎根成都、面向世界、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坚持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质量提升,着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优质社会服务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校首次进入全国百强高校,国内位列第77名,位居全球高校1001—1200位;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2个学科首次上榜,临床与健康学科全球位列第601+名,工程类学科全球位列第801-1000名。,学科专业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现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位列全省第二。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入选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旅游管理等19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师资队伍 学校以“四有”教师为标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现有博士生导师3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9人,专任教师1632人,正高职称教师230人,副高职称教师567人,博士教师773人。学校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为名誉校长,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0余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8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2人,特聘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20余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近30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100余人。,人才培养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以本为本,全面落实四个回归,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开放灵活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研究生约1700人)。学校生源质量逐年提升,2021年16个专业在四川、甘肃、河南、新疆本科一批次招生,94%的文理科新生成绩高于一本线。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3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2019年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8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近两届获得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学生公寓工作成果获得全国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创新创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入选“全国百家特色空间”;近五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2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94项;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254项、省级奖项2085项。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探索推进“三制四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届毕业生考研国家线上线率86%,平均升学率达45%;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3%。,科学研究 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持续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现有科研人员1200余人,建有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6个。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28项,其中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课题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4项、国家艺术基金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均位居省内高校前十,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位居省内高校前三。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科研经费均超过2.4亿,师均科研经费超过17万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63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41项。我校教师负责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三礼”名物词研究》入选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回家过年》荣获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创作大赛一等奖。获得专利授权近1500项。近五年,发表CSSCI论文488篇,出版专著及教材450部。2021年发表ESI各学科论文990篇,多篇发表在《自然-微生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60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0篇文章入选热点论文,ESI总被引频次超过23000次。在2021年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榜单中,我校位列川内高校第5位,全国高校第150位,全球高校第700位。王清远教授连续七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同时入选2020、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双榜单。4名教师入选2021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地方服务 学校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密对接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及功能区建设需求,构建“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的生态系统,与中国农科院、新华三集团、绿地集团、四川能投、四川铁路集团、天府超算中心和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市级部门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合作建有中国农科院成都研究生分院、新华三IT学院、成都生态文明研究院、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都新闻学院、天府文化研究院、成都文献中心、成都足球学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唯一)。连续6年面向全球发布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引入各方资源打造成果转移转化的本地孵化基地,助力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近五年,学校定点帮扶甘孜州石渠县、阿坝州九寨沟县和简阳市新市街道石家村、石钟镇民强村,获评“2018年全省先进定点扶贫单位”。,国际交流 学校将“高规格实施一流国际化项目”纳入未来五年“六个一流”建设目标,实施一个学院对接一个国际一流学科(大学)工程,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其中包括35所世界知名大学、10所世界知名年轻大学和44所成都国际友城高校。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孔子学院荣获2019年度“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累计招收留学生2900人,生源国54个;2021年培养留学生769人。获评首批“四川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项,与英国斯特灵大学合作建立斯特灵学院;开展40个本硕博多层次海外联合培养项目和42个海外校际交流交换项目,累积参与学生近1000名。设立泰国和新西兰2个海外校友分会。连续举办六届国际交流周。聘请泰王国诗琳通公主为名誉教授;特聘泰国专家关国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促成成都市与泰国清迈府和新西兰哈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牵头成立“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并担任联盟秘书处和第一届执行理事长单位。2021软科中国大学“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块排名第163位,留学生比例和国际合作论文比例两项指标双进全国百强。,区位条件 学校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发展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学校是国家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中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校集群聚集溢出效应,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桥头堡的重要集成大学之一。学校为单体校区办学,校区占地二千三百余亩,三万余亩青龙湖湿地公园和锦城绿道环抱校区,环境优美,地铁4号线设成都大学站,20分钟即达市中心,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96.4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48.9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7亿元,图书馆馆舍面积6.0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40.82万册,电子期刊55.27万册。学校师生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设施完备、便利、现代,有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教师事务大厅、校友之家,拥有西南地区单体最大的高校图书馆1座,艺术分图书馆1座,建有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高标准建有体育馆、排球馆、恒温游泳馆、田径场3个、篮球场和风雨篮球场4片,拥有可承担大型学术会议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会议中心1个,科研大楼(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在建,有三甲综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着眼未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将携手同心,共同奋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建设成为成都的创新大学、开放大学、窗口大学,以成大之治成效展示成都之治形象,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城市大学而不懈努力!

其他信息:

截至2018年5月,四川省共有普通本科院校51所: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5656565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 、成都大学、川北医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工业学院 、成都医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宜宾学院、四川文理学院、攀枝花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学院、西昌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四川工商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截至2018年5月,四川省共有普通专科(高职)院校68所: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管理职业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护理职业学院、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阿坝职业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德阳科贸职业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眉山药科职业学院。

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拥有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

四川普通高校名单—百度百科

四川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09所,以下为四川省本科院校名单。

成都市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工业学院、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旅游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四川工商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成都文理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成都校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成都校区

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绵阳分院

自贡市 四川理工学院

攀枝花市 攀枝花学院

泸州市 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

德阳市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天一学院

内江市 内江师范学院

乐山市 乐山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宜宾市 宜宾学院、四川理工学院宜宾校区

南充市 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

达州市 四川文理学院

雅安市 四川农业大学

阿坝州 阿坝师范学院 音速网

甘孜州 四川民族学院

凉山州 西昌学院

眉山市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工商学院眉山校区

截至2017年末,四川共有小学5721所,招生91.1万人,在校生551.8万人。初中3722所,招生87.1万人,在校生249.1万人。

普通高中754所,招生46.5万人,在校生141.3万人。

特殊教育学校127所,招生2650人,在校生1.5万人。

中等职业636f7079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5666264学校520所,招生39.6万人,在校生97.4万人。

职业技术培训机构4486个,职业技术培训注册学员264.3万人次。

普通高等学校109所。2017年普通本(专)科招生46.1万人,增长4.9%;在校生150.0万人,增长3.7%;毕业生38.6万人,增长6.6%。

研究生培养单位37个,招生3.7万人,在校生10.2万人,毕业生2.6万人。

成人高等学校14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30.8万人;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72.9万人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四川

西昌学院到底怎么样呢?

西昌学院是本科院校吗

音速网(https://www.szyins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昌学院是本科院校吗的相关内容。

西昌学院是四川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西昌学院前身为1939年北洋大学工学院内迁至西昌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距今已有75年的办学历史。2003年5月8日经教育部批准由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设置12个二级学院,另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继续教育学院;58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工、农、管、文、教、经、艺8个学科门类,40个二级学科;近年来,面向全国二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400余人。

学校占地1851亩,环境优美,已建成园林式生态文化校园,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校舍建筑面积42.19万平方米,分东、南、西、北四个校区,其中南、北校区为主教学区,校本部设在北校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4亿元,图书馆数字资源量9270.5GB(其中电子图书3052.5GB;纸质文献189万册);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西昌、攀枝花、成都等地建立了121个实践教学基地。

创办时间 2003年

所属地区 四川省西昌市

学校类型 综合

属性 省属普通本科高校

主管部门 四川省教育厅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官网 

学校代码 10628

以上就是音速网整理的西昌学院到底怎么样呢?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音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音速网:www.szyins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西昌学院到底怎么样呢?”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