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音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苏州大学是211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苏州大学是211吗?
根据全国
211大学
名单可知:苏州大学是211大学。目前211大学已经不再评选,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
211工程
”、“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
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
东吴大学
,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东吴大学的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
江南大学
的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
江苏师范学院
。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天赐庄、独墅湖、阳澄湖、未来4个校区,占地面积4586亩,建筑面积166万余平方米;设有36个学院(部),开设13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5847人,专任教师3319人;全日制本科生27897人,硕士生15943人,博士生5061人,留学生1271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36个学院(部),开设13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
附属医院
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苏州大学医学部共有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苏州大学附属高邮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老年病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呼伦贝尔医院、苏州大学附属青海省人民医院等附属医院19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教学实习点100多个;生物类校外实习基地18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苏州大学共设有132个本科专业;49个
一级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2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5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5个“
十三五
”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光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
软件工程
、畜牧学、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种医学、护理学、药学、工商管理、设计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畜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设计学、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高等教育学、信号与信息处理
专业学位博士点:临床医学博士(领域: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光学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畜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点:
公共管理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金融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领域: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教育硕士(领域: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历史〕;职业技术教育)、应用心理硕士、体育硕士(领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领域: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电子信息硕士、机械硕士、材料与化工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交通运输硕士、艺术硕士(领域:艺术设计;美术;音乐)、社会工作硕士、应用统计硕士、风景园林硕士、临床医学硕士(领域: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全科医学;临床病理学)、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农业硕士(领域:养殖、渔业、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信息化、植物保护)、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
旅游管理
、图书情报
师资力量
截止至2020年12月,全校现有教职工5254人,专任教师3464人,其中包括1位
诺贝尔奖获得者
,8位两院院士,7位
发达国家
院士,30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1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0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6位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各类国家级人才260多人次,一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已初步形成。
教学建设
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被列为全国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特区。学校设立了3个书院,其中敬文书院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紫卿书院致力于打造“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场。2019年,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
科研成果
学校实施“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科研创新工作取得累累硕果。2021年截至11月,人文社科领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5项,其中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艺术学年度项目3项,位列全国第5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14项,全国第8位,连续三年位列全省首位;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4项,一等奖获奖数位列全国第11位。自然科学领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项,国防重大项目1项;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0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第一合作单位),第八届树兰医学奖1项,第三届“科学探索奖”1项;2021年度最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位列全球高校第41位、全国高校第14位;23人次入选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位列全国高校第5位。2020年全年发表三大检索论文4774篇,其中SCIE收录3085篇,位列全国高校第26位;授权知识产权1390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681项、国际专利授权29项,实现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210件。此外,苏州大学还入选科技部、教育部首批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高校。
科研平台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4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4个省部级哲社重点研究基地,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5个省部级工程中心。
音速网
请问江苏专转本有哪些公办学校?
江苏专转本公办学校名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大学、无锡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城市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南通大学、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江苏海洋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宿迁学院、泰州学院、扬州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先后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校”、“江苏省文明校园”。2019、2020年获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2021 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教学为中心,现有72个本科专业,其中,90%以上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性,80%以上专业与江苏省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高度契合,35%以上专业是国家和省级重点或品牌特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机械、电气类专业为教育部首批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获批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江苏省重点专业16个,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是江苏省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和江苏高校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点。
南京工业大学学校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是1998年经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独立学院。自2014年始,泰国正大集团全面加入到浦江学院的建设发展之中。
学院设有10个二级学院、35个本科专业方向,是一所工、管、艺、经、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国际化的应用型大学。
学院以“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改变、因行动而成功”为校训,坚持“工本位”的办学模式,秉持“善学习、会思考、能工作、懂文化、明是非、有担当”的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社会与业界现实需求,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和参与的积极性,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主动意识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淮阴师范学院学校简介
淮阴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江苏省属高等学府。
学校目前拥有长江路、交通路两个校区。设有17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
学校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2007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4年作为省内三所试点评估高校之一,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8个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全国首个师范专业认证试点,迈出了我国师范专业质量保障的第一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7项;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一流本科专业7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7个,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9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一流本科课程2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36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8个,省级以上教育教改课题项目等60项,省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7个;省级精品教材、省重点立项建设教材、省优秀培育教材等61部。
南京审计大学学校简介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简称“南审金审”,位于江苏省省会南京市,是一所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以培养审计、会计、金融人才为主,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2002年,南京审计学院(现南京审计大学)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公有民办二级学院——金审学院。2005年,金审学院按教育部要求转制为独立学院。2013年根据江苏省教育厅要求迁入仙林大学城办学。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2017年当选为全国独立学院及转设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2018年当选为江苏省产教融合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驻宁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类教育联盟创始成员单位,2021年被评为“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2021年4月7日与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共建江苏省内高校中首家绿色金融研究机构——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江苏大学学校简介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原江苏理工大学的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是为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1960年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分设独立建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学校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始终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为使命,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博士后,为我国农业装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形成了“工中有农,以工支农”的鲜明办学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情怀。
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条件优良。学科涵盖工学、农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设有27个学院,98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藏书330万册,订阅各类数据库116个,自建特色数据库11个,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农业装备文献资源中心和国际赛珍珠文献资源中心。拥有一所集医疗、教育、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设有江苏大学出版社和杂志社,出版图书近3000种,主办国际、国内学术期刊11种,其中《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版)、《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排灌机械工程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高校教育管理》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无锡学院学校简介
无锡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持办学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2002年5月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无锡学院、无锡研究生院、无锡研究院“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
学校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有物联网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人文法政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4个教学单位,6个硕士点(与南信大联合培养),42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文、管、经、法、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金融工程等11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常州大学学校简介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以及江苏省教育厅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4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2020年学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129位。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较为鲜明,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拥有省优势学科2个、省“十四五”重点学科8个,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3‰,材料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5‰。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0个学科上榜。
盐城师范学院学校简介
盐城师范学院,坐落在江苏省盐城市,是江苏省属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项目、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年,学校成为江苏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盐城师范专科学校和盐城教育学院;2002年国家级重点中专盐城商业学校并入;2013年该校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培计划”项目——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脱产置换培训项目。
学校有通榆和新长两个校区,设有18个二级学院,开设73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14个、非师范类专业59个。
徐州医科大学学校简介
徐州医科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934年的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8年由南京医学院分迁至徐州成立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为徐州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2021年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六十余年来,学校不断发扬“艰苦创业、不断创新、勇于创优”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科技兴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型发展”“选择性优秀”“关联性拉动”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是整个淮海经济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也是该地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
学校设17个学院(部)、36所附属医院(临床学院),设置29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4个学科门类。拥有基础医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公共管理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并设有生物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扬州大学学校简介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学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4所院校也在同时期相继在扬建立或迁来扬州办学。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十四五”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0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等11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
自考/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自考/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专升本考试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扬州市本科大学有哪些
音速网(https://www.szyins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扬州市本科大学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扬州市的公办本科院校,只有“扬州大学”一所。除此之外还有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就是“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扬州大学与“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是两所互不统属、毫无关联的学校。
江苏省全省的本科、专科院校如下:
办学层次 所在地 院校
本科 常州市 常州大学
本科 常州市 常州工学院
本科 常州市 江苏理工学院
本科 淮安市 淮阴工学院
本科 淮安市 淮阴师范学院
本科 连云港市 淮海工学院
本科 连云港市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本科 南京市 东南大学
本科 南京市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本科 南京市 河海大学
本科 南京市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本科 南京市 江苏警官学院
本科 南京市 金陵科技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财经大学
本科 南京市 南京大学
本科 南京市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工程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南京市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科 南京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理工大学
本科 南京市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林业大学
本科 南京市 南京农业大学
本科 南京市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审计大学
本科 南京市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师范大学
本科 南京市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体育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晓庄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本科 南京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医科大学
本科 南京市 南京艺术学院
本科 南京市 南京邮电大学
本科 南京市 南京中医药大学
本科 南京市 三江学院
本科 南京市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本科 南京市 中国药科大学
本科 南通市 南通大学
本科 南通市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本科 南通市 南通理工学院
本科 苏州市 常熟理工学院
本科 苏州市 昆山杜克大学
本科 苏州市 苏州大学
本科 苏州市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本科 苏州市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本科 苏州市 苏州科技大学
本科 苏州市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本科 苏州市 西交利物浦大学
本科 泰州市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本科 泰州市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本科 泰州市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本科 泰州市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本科 泰州市 泰州学院
本科 无锡市 江南大学
本科 无锡市 无锡太湖学院
本科 宿迁市 宿迁学院
本科 徐州市 江苏师范大学
本科 徐州市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本科 徐州市 徐州工程学院
本科 徐州市 徐州医科大学
本科 徐州市 中国矿业大学
本科 徐州市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本科 盐城市 盐城工学院
本科 盐城市 盐城师范学院
本科 扬州市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本科 扬州市 扬州大学
本科 扬州市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本科 张家港市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本科 镇江市 江苏大学
本科 镇江市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本科 镇江市 江苏科技大学
本科 镇江市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专科 常州市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常州市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常州市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常州市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常州市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常州市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常州市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专科 淮安市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淮安市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淮安市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专科 淮安市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淮安市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连云港市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专科 连云港市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科 连云港市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京市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专科 南京市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京市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专科 南京市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京市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京市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京市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专科 南京市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京市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京市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京市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专科 南京市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专科 南京市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
专科 南京市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京市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京市 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京市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京市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通市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通市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专科 南通市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南通市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专科 南通市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科 南通市 南通职业大学
专科 苏州市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苏州市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专科 苏州市 沙洲职业工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苏州市 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科 苏州市 苏州职业大学
专科 泰州市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专科 泰州市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无锡市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专科 无锡市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无锡市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无锡市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无锡市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无锡市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无锡市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专科 无锡市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无锡市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无锡市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宿迁市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宿迁市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徐州市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专科 徐州市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徐州市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徐州市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徐州市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徐州市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科 盐城市 民办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盐城市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盐城市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盐城市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专科 扬州市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扬州市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扬州市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扬州市 扬州市职业大学
专科 扬州市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
专科 镇江市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镇江市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镇江市 金山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镇江市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以上就是音速网整理的苏州大学是211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音速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音速网:
www.szyins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